为了大力弘扬“三大精神”,为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月20日,黄陂区文联及木兰文化研究会组织会员前往长轩岭街十棵松老桥、姚集街姚家大湾周恩来渡河纪念碑、大悟县宣化店中原突围纪念馆开展“纪念中原突围79周年”活动,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中共黄陂区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任永华,区文联主席任茂华,副主席李霖、杜有源、陈斌,木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培青、潘茂友及骨干会员参加活动。
第一站 十棵松村十棵松河老桥
在十棵松村十棵松河老桥,长轩岭街道文化站站长彭鹏为大家介绍1946年5月,周恩来副主席赴宣化店谈判蹚水过河的历史往事。
第二站 姚集街姚集村姚家大湾周恩来渡河纪念碑
在姚集街姚集村姚家大湾周恩来渡河纪念碑,潘茂友为大家讲述周恩来住宿雷祖铭家及第二天过姚蔡河情形。
聆听红色故事 追忆峥嵘岁月
1946年5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会同美方代表白鲁德、蒋方代表王天鸣,组成三人军事小组,从武汉驱车北上,前往宣化店进行谈判。当车队行至黄陂长轩岭的十棵松河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横亘在他们面前。连日的暴雨使得山洪暴发,原本平静的小河瞬间变成汹涌的洪流,道路被无情阻断。周恩来等人乘坐的四辆吉普车,因车身低矮、车轮较小,被1米多深的河水阻隔在了南岸。情况万分紧急,谈判时间紧迫,不容有丝毫耽搁。周恩来当机立断,动员和组织群众抬车过河。
据当年亲历者陈文清老人回忆,时年22岁的他从村里喊来了王先洲、陈裕学、陈裕喜等20多个20岁左右的青年人,一同帮忙背人抬车过河。王先洲第一个将蒋方代表王天鸣背过了河。陈文清转而向周恩来提议背他过河,却被周恩来微笑着婉拒:“谢谢你,不要你们背。” 周恩来选择自己趟水过河,展现出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的坚毅品质。随后,陈裕学、陈裕喜等人先后将美方代表白鲁德等人背过了河。最终,在周恩来的指挥下,众人齐心协力将四辆吉普车抬到了河对岸。周恩来还不忘关心村民们的脚是否被河石划伤,一一与他们握手致谢,车开动后,仍挥手告别。这一幕,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历经两天半的艰难跋涉,5月8日,周恩来一行终于抵达宣化店。在宣化店,他凭借着坚定的立场和卓越的智慧,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同时精心部署中原突围的相关事宜。5月10日,在汉口,周恩来与国民党、美国代表达成了《汉口协议》。该协议规定立即制止中原军事冲突,为中原部队的突围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次谈判意义非凡,让我党在政治上、军事上始终占据主动地位。周恩来亲临宣化店,慰问中原部队指战员,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为后来的中原突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伟大的历史铸就伟大的精神!
中原突围战役及其前后的伟大历史实践,孕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原突围精神。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了中国共产党各个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别山地区生动实践、是大别山精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具体体现。
中原突围精神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为彻底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坚决服从全局、不惜牺牲局部的顾全大局精神;
——顽强进取、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
——善于结合实际、勇于开辟新路的科学创造精神。
第三站 大悟县宣化店中原突围纪念馆
在大悟县宣化店中原突围纪念馆参观后,会员们纷纷表示要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牢记总书记考察湖北时的讲话: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以“三大精神”为帆、以使命为舵,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书写属于英雄城市的崭新篇章!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5-06-30 来源:黄陂区文联 作者:文/ 杨利元 图/李霖
为了大力弘扬“三大精神”,为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月20日,黄陂区文联及木兰文化研究会组织会员前往长轩岭街十棵松老桥、姚集街姚家大湾周恩来渡河纪念碑、大悟县宣化店中原突围纪念馆开展“纪念中原突围79周年”活动,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中共黄陂区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任永华,区文联主席任茂华,副主席李霖、杜有源、陈斌,木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培青、潘茂友及骨干会员参加活动。
第一站 十棵松村十棵松河老桥
在十棵松村十棵松河老桥,长轩岭街道文化站站长彭鹏为大家介绍1946年5月,周恩来副主席赴宣化店谈判蹚水过河的历史往事。
第二站 姚集街姚集村姚家大湾周恩来渡河纪念碑
在姚集街姚集村姚家大湾周恩来渡河纪念碑,潘茂友为大家讲述周恩来住宿雷祖铭家及第二天过姚蔡河情形。
聆听红色故事 追忆峥嵘岁月
1946年5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会同美方代表白鲁德、蒋方代表王天鸣,组成三人军事小组,从武汉驱车北上,前往宣化店进行谈判。当车队行至黄陂长轩岭的十棵松河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横亘在他们面前。连日的暴雨使得山洪暴发,原本平静的小河瞬间变成汹涌的洪流,道路被无情阻断。周恩来等人乘坐的四辆吉普车,因车身低矮、车轮较小,被1米多深的河水阻隔在了南岸。情况万分紧急,谈判时间紧迫,不容有丝毫耽搁。周恩来当机立断,动员和组织群众抬车过河。
据当年亲历者陈文清老人回忆,时年22岁的他从村里喊来了王先洲、陈裕学、陈裕喜等20多个20岁左右的青年人,一同帮忙背人抬车过河。王先洲第一个将蒋方代表王天鸣背过了河。陈文清转而向周恩来提议背他过河,却被周恩来微笑着婉拒:“谢谢你,不要你们背。” 周恩来选择自己趟水过河,展现出共产党人不畏艰难的坚毅品质。随后,陈裕学、陈裕喜等人先后将美方代表白鲁德等人背过了河。最终,在周恩来的指挥下,众人齐心协力将四辆吉普车抬到了河对岸。周恩来还不忘关心村民们的脚是否被河石划伤,一一与他们握手致谢,车开动后,仍挥手告别。这一幕,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历经两天半的艰难跋涉,5月8日,周恩来一行终于抵达宣化店。在宣化店,他凭借着坚定的立场和卓越的智慧,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同时精心部署中原突围的相关事宜。5月10日,在汉口,周恩来与国民党、美国代表达成了《汉口协议》。该协议规定立即制止中原军事冲突,为中原部队的突围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次谈判意义非凡,让我党在政治上、军事上始终占据主动地位。周恩来亲临宣化店,慰问中原部队指战员,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为后来的中原突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伟大的历史铸就伟大的精神!
中原突围战役及其前后的伟大历史实践,孕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原突围精神。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了中国共产党各个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别山地区生动实践、是大别山精神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具体体现。
中原突围精神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为彻底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坚决服从全局、不惜牺牲局部的顾全大局精神;
——顽强进取、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
——善于结合实际、勇于开辟新路的科学创造精神。
第三站 大悟县宣化店中原突围纪念馆
在大悟县宣化店中原突围纪念馆参观后,会员们纷纷表示要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牢记总书记考察湖北时的讲话: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以“三大精神”为帆、以使命为舵,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书写属于英雄城市的崭新篇章!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