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点亮前行灯塔,也为湖北舞蹈界注入强劲奋进动能。
湖北省舞协迅速组织我省舞蹈工作者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扣中央和省委部署,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中持续发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挖掘荆楚文化、培育舞蹈人才、打造惠民品牌的实效,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张 莉 湖北省舞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新蓝图,也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的舞蹈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决心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主动担当,贡献独特的“舞蹈力量”。
一、把牢方向,舞铸精魂。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作,让作品既有形体之美,更具思想之光,筑牢新时代文艺的思想根基。
二、扎根沃土,舞动中华。我们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荆楚文化的丰厚资源,从编钟乐舞、楚辞诗意中汲取灵感,推动传统舞蹈实现“两创”发展,打造具有时代气派的艺术精品。
三、拥抱科技,舞启新程。面对数字时代的浪潮,我们将积极运用VR/AR、新媒体等科技手段,为舞蹈的创作、传播与体验全面赋能,开拓艺术新境,助力舞蹈事业与产业繁荣发展。
四、勇担使命,舞传天下。舞蹈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我们将自觉担当文化使命,用动人舞姿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湖北声音,不断提升荆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增添光彩。
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将以舞践悟、以舞建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的文化动能!
兰天文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全会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重大成就,极大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奋斗力量,更为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指明方向。结合湖北舞蹈艺术事业发展实际,有三点感悟:
一要牢记使命,以文化人凝聚奋进力量。 全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植根中华文明、顺应技术潮流,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指引我们深挖荆楚文化底蕴,创作更多彰显中国气派、湖北特色的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二要扎根人民,以精品奉献满足文化需求。全会提出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文艺工作而言,就是要回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服务导向,创作更多贴近现实、生活、群众的精品力作;积极组织舞蹈惠民演出、基层辅导等活动,让舞蹈艺术走进社区、乡村、校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要固本强基,以人才创新驱动事业发展。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舞蹈艺术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关心扶持新文艺群体,鼓励大胆探索创新,推动湖北舞蹈艺术创新发展。齐心协力为建设文化强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湖北舞蹈界的智慧和力量。
杜鹏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作为一名舞蹈艺术工作者与教育者,我深刻认识到,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时代精神的映照与文化的承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指明了繁荣创作、服务人民的前进方向。
当前,文化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传播方式数字化、审美需求多元化,为舞蹈艺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文艺群体凭借其灵活机制与创新表达,成为激活创作的重要力量。他们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让中华优秀传统舞韵与现代审美交融,成功吸引了年轻受众的目光。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识变、应变、求变”的实践要求。识变,要求我们洞察时代变迁,把握社会对舞蹈艺术的新期待;应变,则需我们在坚守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动舞蹈与戏剧、音乐及荆楚文化的深度融合;求变,旨在通过跨界融合开拓新境,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既有中国气派、又具湖北特色的舞蹈精品。
展望前路,我们将坚守人民立场,胸怀文化赤诚,勇于开拓创新。作为湖北舞蹈界的一员,我们更应深耕荆楚文化沃土,汲取长江文明养分,用心、用情、用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构建全省舞蹈事业新发展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李文蓓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武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四中全会为文化繁荣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
湖北“三大精神”是艺术创作的丰厚沃土。 大别山精神的坚定信念、抗洪精神的众志成城、抗疫精神的命运与共,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深入挖掘地方精神资源,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声”入人心,汇聚成奋进新征程的雄浑交响。
高等教育是文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价值引领、专业培养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模式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创新构建“四美四育”美育体系,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为新时代文艺人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
文化艺术肩负着培根铸魂的使命,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让文艺创作成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载体。
我们应当继续深化文艺创作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培养既具传统底蕴又富创新精神的文艺人才,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杨 芳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副团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极大震撼和鼓舞了我们文艺工作者,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担当。一是坚守文化根脉,赋能传统舞蹈创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作为舞协工作者,深感使命在肩。我将深挖荆楚文化富矿,从荆楚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推动传统舞蹈与现代审美、数字技术融合,让古老舞韵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二是立足人民立场,打造时代精品力作。全会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日常工作中,我将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反映时代风貌、贴近群众生活的舞蹈作品,用肢体语言讲好湖北故事、传递中国精神。三是强化使命担当,凝聚行业发展合力。作为舞协副主席,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搭建舞蹈创作交流平台,加强青年舞者培养,推动舞蹈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同时探索文旅融合、跨界创新路径,激发全行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湖北舞蹈力量。
汪 斌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文化繁荣兴盛”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文艺事业发展锚定方向。作为舞协的一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
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正是舞蹈事业的发力点。舞蹈艺术从来不是孤芳自赏,唯有扎根人民、融入时代,才能永葆生命力。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组织舞者深入基层采风,从市井烟火与时代变迁中汲取灵感,打造更多“接地气、冒热气”的精品力作。开展舞蹈普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舞蹈、热爱舞蹈。通过举办公益演出等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舞蹈素养和审美水平,让舞蹈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全会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我们将推动传统舞蹈元素与现代审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古典韵律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同时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拔尖人才计划与基层培训,推动舞蹈人才薪火相传。
舞协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搭建更多展演与交流平台,让舞蹈艺术走进千家万户,以灵动舞姿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鲜活舞蹈力量。
邹 晶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武汉市艺术学校舞蹈教研室主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作为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的一员,我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
全会精神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与战略部署,强调了文化建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为我们文艺工作者赋予了光荣使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舞蹈艺术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我将带头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自觉将其融入艺术创作与协会工作的全过程。一是聚焦主题创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人民火热生活,精心创排展现时代气象、富有荆楚韵味的舞蹈精品,热情讴歌伟大时代。二是坚持人民导向,持续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将舞蹈送到基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从生活中汲取丰厚滋养。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团结引领全省舞蹈工作者守正创新、德艺双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舞蹈人才队伍,为湖北舞蹈事业繁荣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四是恪守协会职能,强化桥梁纽带作用,提升行业服务管理水平,营造风清气正、潜心创作的良好生态。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将与全省舞蹈工作者一道,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初心使命,奋力攀登艺术高峰,为繁荣发展湖北舞蹈事业、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龚 焰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武汉邮政艺术团艺术总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像一盏指引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让我深感振奋,也让我更加明白,我们舞蹈界的每一次跃动,都是对这份决定最生动的诠释。
全会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未来改革的航程。全会提出的六条原则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尤其触动人心。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创作舞蹈作品时,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更要将舞蹈艺术融入社区,服务于民,让舞蹈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提升大众的艺术素养。
学习和贯彻全会精神,是舞蹈届的必修课,更是我们作为舞蹈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应该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的创作实践中。
作为湖北舞者,在全会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深刻理解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艺术创作的准则。在湖北,我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底蕴以舞蹈的形式传承下去,让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这种方式,力求在现代语境中赋予传统新的生命,让湖北的舞蹈艺术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具备国际视野。
在贯彻全会精神的道路上,我们有信心让湖北舞蹈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彩。
董 勇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3日在北京胜利闭幕,我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舞蹈创作实践,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有了更深领悟。
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特别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民族复兴精神力量"。这为我们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舞蹈艺术作为文化建设的生动载体,不仅要给人以审美享受,更应成为彰显时代气象、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
全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与艺术创作规律高度契合。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峡江边的微光》的创作过程让我深切体会到:唯有扎根人民生活,作品才有生命力。我们在峡江两岸采风数日,与当地的老艺人、百姓朝夕相处,将他们劳作中的坚韧、离别中的守望化作舞蹈语汇。新时代舞蹈创作要始终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从火热生活中汲取灵感,用肢体语言讲述普通人的奋斗故事,让每一个舞步都踏在时代脉搏上。
"守正"是根基,要求我们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创新"是动力,推动艺术不断发展。在创作中,我们既注重传承民族舞蹈精髓,又大胆融入现当代艺术元素,通过空间调度、光影运用等创新手法,增强作品感染力。我们要始终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以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奉献时代。
我将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湖北丰厚的文化资源,潜心创作更多展现时代精神、增强人民力量的舞蹈作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艺术力量。
熊 涛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武汉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胜利闭幕,宛如春风化雨,为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湖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满怀信心与期待。
全会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为舞蹈艺术发展精准指明了方向。湖北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独特的舞蹈资源,像编钟乐舞的古朴典雅、土家摆手舞的热烈奔放,都是荆楚大地孕育出的艺术瑰宝。我们将深入挖掘这些文化精髓,结合现代审美与编创手法,让传统舞蹈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为舞蹈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积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创作—表演—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与实践平台,培育出既具备扎实传统功底,又拥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舞蹈人才,为湖北舞蹈事业的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舞蹈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我们将以荆楚文化为主题,精心创作一批高质量的舞蹈精品,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湖北舞蹈的独特力量。
王松 湖北省舞协理事、恩施州舞协主席
作为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理事、恩施州舞蹈家协会主席,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倍感振奋,更明晰了民族地区舞蹈工作者的使命。全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为舞蹈艺术事业指明了方向。
恩施作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摆手舞、肉连响等非遗舞蹈蕴藏着民族文化的根脉。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要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我们正可借此契机,深挖本土文化富矿。近期我们已组织舞者深入村寨采风,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银饰锻造等元素融入编舞,让传统舞蹈承载更多民俗记忆。
全会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舞蹈艺术也能成为助力抓手。我们计划开展“舞蹈进乡村”公益活动,为乡镇学校和文化站培养基层舞蹈骨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宣传惠农政策。同时结合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创作反映恩施生态保护、城乡变化的作品,让舞蹈成为展现家乡发展的生动载体。
此外,我们将推动舞蹈艺术创新传播。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广民族舞蹈片段,组织州内舞蹈赛事发掘青年人才,让恩施民族舞蹈走出大山。作为文艺工作者,我将带领协会同仁以舞会友、以舞传情,让舞蹈艺术成为传承文化、凝聚民心的纽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注入文艺力量。
向晶宝 湖北省舞协理事、黄石市舞协主席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的重大成就倍感振奋,更对“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满怀信心。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结合会议精神,浅谈一些感悟: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全会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履职的核心方向。作为理事,我将聚焦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任务,把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本职岗位上推动创新实践,助力实体经济巩固壮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全会“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直击人心,“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目标更是履职的根本遵循。作为基层工作者,我将主动回应群众期盼,把民生关切融入工作决策,在服务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未来,我会持续深悟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与各位理事携手,为实现“十五五”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李翔 湖北省舞协理事、武汉市舞协主席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倍感振奋且使命在肩。全会围绕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出的系列部署,不仅为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更让武汉舞蹈界明晰了前进方向。作为武汉舞协主席,我深知舞蹈是没有语言壁垒的文化符号,是传递城市精神、展现民族风貌的生动载体,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担负起 “兴文化、展形象” 的时代任务。
武汉兼具楚汉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英雄城市的精神特质,这是舞蹈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分批次组织骨干艺术家深入黄鹤楼、江汉关、东湖绿道等城市地标,走进八七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等红色场馆,从码头文化的市井烟火中提炼创作素材,计划年内打造3-5部小型舞剧作品,让舞蹈成为串联历史与当下、讲好武汉故事的情感纽带。
全会强调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为舞蹈艺术创新发展指明了路径。我们将重点推动三项工作:一是探索 “舞蹈+科技” 融合,联合本地高校开发数字舞蹈展演平台,通过VR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编钟乐舞》等传统舞蹈的魅力;二是深化 “舞蹈惠民” 工程,每月组织10场 “舞进社区、舞进校园” 活动,开设广场舞指导、少儿舞蹈公益课,让艺术成果真正惠及基层群众;三是实施 “青年舞蹈家培育计划”,通过导师结对、剧目创排、全国展演等方式,为35岁以下青年舞者搭建成长平台,助力其在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中创新表达。未来,武汉舞协将以灵动舞姿诠释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更鲜活的武汉力量。
李晓彬 湖北省舞协理事、宜昌市舞协主席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也为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全会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为舞蹈创作注入了强大动力。舞蹈艺术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我们要传承其精髓,同时积极拥抱时代变化,运用新技术、新媒介、新表达,让传统舞蹈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要求我们舞蹈工作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要深入挖掘特色题材,创作更多反映时代气象、展现地域风骨的优秀作品,并通过“送欢乐、下基层”等公益演出,将舞蹈艺术送到田间地头、工厂校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要完善“教学—创作—表演”人才链,加强青年舞蹈人才基本功训练与创新意识培养,培育德艺双馨的舞蹈队伍,为舞蹈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创作更多优秀舞蹈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阳萍 湖北省舞协理事、十堰市舞协主席
作为一名来自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我深受教育和鼓舞,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此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结合自身从事的舞蹈艺术工作,我谈几点体会: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筑牢文艺事业的思想根基。 全会精神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极端重要性。舞蹈艺术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创作导向。我们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艺术实践,确保舞蹈创作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精彩的舞姿展现中国气派、湖北风采,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二是坚守人民立场,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为我们舞蹈工作者指明了根本的创作源泉和价值取向。艺术的生命力源于人民,艺术的价值在于服务人民。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激发灵感。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围绕长江文化、楚文化等特色资源,精心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反映时代精神、展现人民奋斗、富有荆楚韵味的舞蹈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三是勇于担当作为,繁荣发展湖北舞蹈事业。 全会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部署。作为省舞协理事,我深感责任在肩。我们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湖北舞蹈事业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团结引领全省舞蹈工作者,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加强舞蹈人才培养,鼓励艺术创新,提升创作和表演水平。要精心组织各类舞蹈展演、比赛、采风、研讨活动,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促进舞蹈艺术的普及与提高。要推动荆楚舞蹈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湖北故事、中国故事,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舞蹈力量。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的画卷正在铺展。我将以此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全省舞蹈工作者一道,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攀登艺术高峰,为推动湖北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柏杨 湖北省舞协理事、襄阳市舞协主席
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会议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述,犹如一盏明灯,为襄阳市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我们既要扎根汉江之滨的沃土,又要放眼时代发展的浪潮,以舞蹈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谱写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华章。
襄阳市舞蹈家协会作为地方文艺战线的重要力量,应当以会议精神为行动纲领,从四个维度构建创新发展体系:一、坚持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的舞蹈作品。例如,挖掘襄阳本土文化资源,编排展现楚文化、三国文化的舞蹈,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二、推动艺术创新:结合现代审美需求,探索舞蹈形式的跨界融合。可通过与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合作,打造具有时代感的精品力作,提升协会的艺术影响力。三、服务基层群众:落实“文艺为民”理念,组织公益演出、舞蹈培训进社区、进校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尤其要关注青少年美育教育,培养舞蹈后备人才。四、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专业培训、交流活动,提升会员的业务水平和创作能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舞蹈人才队伍。
未来,襄阳舞协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在守正创新中推动襄阳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郭梦娇 湖北省舞协理事、荆门市舞协主席
作为一名湖北省舞蹈艺术工作者,通过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此次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聚焦"十五五"规划制定,系统部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任务,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舞蹈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引领。 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舞蹈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艺术创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湖北省舞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舞蹈工作者的桥梁,应加强党建引领,引导全省舞蹈界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确保舞蹈事业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服务人民文化需求,繁荣精品创作。 全会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这与舞蹈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度契合。我们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展现时代气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例如,湖北省舞协可组织"深入基层、扎根人民"采风活动,挖掘荆楚文化底蕴,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舞蹈精品,如弘扬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的作品,以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湖北篇章。
三、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赋能舞蹈事业。 全会明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舞蹈艺术需在创作、表演、传播中体现创新。一方面,推动"舞蹈+科技"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拓展舞台呈现方式;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湖北文艺资源优势,加强青年舞蹈人才梯队建设。湖北省舞协可借鉴"湖北舞蹈金凤奖"等品牌活动经验,通过评奖、展演激励创新,推动舞蹈艺术与时俱进。
四、聚焦文化使命,增强荆楚文化传播力。 全会号召"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舞蹈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应主动担当文化走出去的重任。湖北拥有丰富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资源,舞协可通过国际交流、民间外交等活动,推动特色舞蹈走向世界,展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征程已启,湖北舞蹈工作者当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人民立场,勇担文化使命,用舞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舞蹈力量!
舒伟 湖北省舞协理事、鄂州市舞协主席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全会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要求文艺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我们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瑰宝,将其与当代审美相结合,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进生活、扎根人民,从现实土壤中汲取养分,用舞蹈书写时代、服务人民,创作更多反映时代风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
此外,还需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拓展艺术表现形态与传播展示新样态。借助科技力量,让文艺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将把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承担起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的使命任务,以文艺之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5-11-10 来源:省舞协 作者: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点亮前行灯塔,也为湖北舞蹈界注入强劲奋进动能。
湖北省舞协迅速组织我省舞蹈工作者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扣中央和省委部署,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中持续发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挖掘荆楚文化、培育舞蹈人才、打造惠民品牌的实效,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张 莉 湖北省舞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新蓝图,也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的舞蹈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决心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主动担当,贡献独特的“舞蹈力量”。
一、把牢方向,舞铸精魂。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作,让作品既有形体之美,更具思想之光,筑牢新时代文艺的思想根基。
二、扎根沃土,舞动中华。我们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荆楚文化的丰厚资源,从编钟乐舞、楚辞诗意中汲取灵感,推动传统舞蹈实现“两创”发展,打造具有时代气派的艺术精品。
三、拥抱科技,舞启新程。面对数字时代的浪潮,我们将积极运用VR/AR、新媒体等科技手段,为舞蹈的创作、传播与体验全面赋能,开拓艺术新境,助力舞蹈事业与产业繁荣发展。
四、勇担使命,舞传天下。舞蹈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我们将自觉担当文化使命,用动人舞姿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湖北声音,不断提升荆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增添光彩。
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将以舞践悟、以舞建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的文化动能!
兰天文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全会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重大成就,极大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奋斗力量,更为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指明方向。结合湖北舞蹈艺术事业发展实际,有三点感悟:
一要牢记使命,以文化人凝聚奋进力量。 全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植根中华文明、顺应技术潮流,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指引我们深挖荆楚文化底蕴,创作更多彰显中国气派、湖北特色的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二要扎根人民,以精品奉献满足文化需求。全会提出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文艺工作而言,就是要回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服务导向,创作更多贴近现实、生活、群众的精品力作;积极组织舞蹈惠民演出、基层辅导等活动,让舞蹈艺术走进社区、乡村、校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要固本强基,以人才创新驱动事业发展。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舞蹈艺术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关心扶持新文艺群体,鼓励大胆探索创新,推动湖北舞蹈艺术创新发展。齐心协力为建设文化强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湖北舞蹈界的智慧和力量。
杜鹏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作为一名舞蹈艺术工作者与教育者,我深刻认识到,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时代精神的映照与文化的承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指明了繁荣创作、服务人民的前进方向。
当前,文化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传播方式数字化、审美需求多元化,为舞蹈艺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文艺群体凭借其灵活机制与创新表达,成为激活创作的重要力量。他们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让中华优秀传统舞韵与现代审美交融,成功吸引了年轻受众的目光。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识变、应变、求变”的实践要求。识变,要求我们洞察时代变迁,把握社会对舞蹈艺术的新期待;应变,则需我们在坚守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动舞蹈与戏剧、音乐及荆楚文化的深度融合;求变,旨在通过跨界融合开拓新境,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既有中国气派、又具湖北特色的舞蹈精品。
展望前路,我们将坚守人民立场,胸怀文化赤诚,勇于开拓创新。作为湖北舞蹈界的一员,我们更应深耕荆楚文化沃土,汲取长江文明养分,用心、用情、用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构建全省舞蹈事业新发展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李文蓓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武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四中全会为文化繁荣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
湖北“三大精神”是艺术创作的丰厚沃土。 大别山精神的坚定信念、抗洪精神的众志成城、抗疫精神的命运与共,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深入挖掘地方精神资源,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声”入人心,汇聚成奋进新征程的雄浑交响。
高等教育是文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价值引领、专业培养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模式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创新构建“四美四育”美育体系,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为新时代文艺人才培养探索了新路径。
文化艺术肩负着培根铸魂的使命,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艺术创作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让文艺创作成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载体。
我们应当继续深化文艺创作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培养既具传统底蕴又富创新精神的文艺人才,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杨 芳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副团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极大震撼和鼓舞了我们文艺工作者,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担当。一是坚守文化根脉,赋能传统舞蹈创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作为舞协工作者,深感使命在肩。我将深挖荆楚文化富矿,从荆楚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推动传统舞蹈与现代审美、数字技术融合,让古老舞韵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二是立足人民立场,打造时代精品力作。全会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日常工作中,我将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反映时代风貌、贴近群众生活的舞蹈作品,用肢体语言讲好湖北故事、传递中国精神。三是强化使命担当,凝聚行业发展合力。作为舞协副主席,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搭建舞蹈创作交流平台,加强青年舞者培养,推动舞蹈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同时探索文旅融合、跨界创新路径,激发全行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湖北舞蹈力量。
汪 斌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文化繁荣兴盛”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文艺事业发展锚定方向。作为舞协的一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
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正是舞蹈事业的发力点。舞蹈艺术从来不是孤芳自赏,唯有扎根人民、融入时代,才能永葆生命力。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组织舞者深入基层采风,从市井烟火与时代变迁中汲取灵感,打造更多“接地气、冒热气”的精品力作。开展舞蹈普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舞蹈、热爱舞蹈。通过举办公益演出等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舞蹈素养和审美水平,让舞蹈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全会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我们将推动传统舞蹈元素与现代审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古典韵律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同时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拔尖人才计划与基层培训,推动舞蹈人才薪火相传。
舞协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搭建更多展演与交流平台,让舞蹈艺术走进千家万户,以灵动舞姿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鲜活舞蹈力量。
邹 晶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武汉市艺术学校舞蹈教研室主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作为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的一员,我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
全会精神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与战略部署,强调了文化建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为我们文艺工作者赋予了光荣使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舞蹈艺术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我将带头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自觉将其融入艺术创作与协会工作的全过程。一是聚焦主题创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人民火热生活,精心创排展现时代气象、富有荆楚韵味的舞蹈精品,热情讴歌伟大时代。二是坚持人民导向,持续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将舞蹈送到基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从生活中汲取丰厚滋养。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团结引领全省舞蹈工作者守正创新、德艺双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舞蹈人才队伍,为湖北舞蹈事业繁荣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四是恪守协会职能,强化桥梁纽带作用,提升行业服务管理水平,营造风清气正、潜心创作的良好生态。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将与全省舞蹈工作者一道,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初心使命,奋力攀登艺术高峰,为繁荣发展湖北舞蹈事业、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龚 焰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武汉邮政艺术团艺术总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像一盏指引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让我深感振奋,也让我更加明白,我们舞蹈界的每一次跃动,都是对这份决定最生动的诠释。
全会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未来改革的航程。全会提出的六条原则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尤其触动人心。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创作舞蹈作品时,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更要将舞蹈艺术融入社区,服务于民,让舞蹈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提升大众的艺术素养。
学习和贯彻全会精神,是舞蹈届的必修课,更是我们作为舞蹈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应该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的创作实践中。
作为湖北舞者,在全会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深刻理解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艺术创作的准则。在湖北,我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底蕴以舞蹈的形式传承下去,让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这种方式,力求在现代语境中赋予传统新的生命,让湖北的舞蹈艺术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具备国际视野。
在贯彻全会精神的道路上,我们有信心让湖北舞蹈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彩。
董 勇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3日在北京胜利闭幕,我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舞蹈创作实践,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有了更深领悟。
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特别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民族复兴精神力量"。这为我们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舞蹈艺术作为文化建设的生动载体,不仅要给人以审美享受,更应成为彰显时代气象、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
全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与艺术创作规律高度契合。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峡江边的微光》的创作过程让我深切体会到:唯有扎根人民生活,作品才有生命力。我们在峡江两岸采风数日,与当地的老艺人、百姓朝夕相处,将他们劳作中的坚韧、离别中的守望化作舞蹈语汇。新时代舞蹈创作要始终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从火热生活中汲取灵感,用肢体语言讲述普通人的奋斗故事,让每一个舞步都踏在时代脉搏上。
"守正"是根基,要求我们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创新"是动力,推动艺术不断发展。在创作中,我们既注重传承民族舞蹈精髓,又大胆融入现当代艺术元素,通过空间调度、光影运用等创新手法,增强作品感染力。我们要始终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以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奉献时代。
我将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湖北丰厚的文化资源,潜心创作更多展现时代精神、增强人民力量的舞蹈作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艺术力量。
熊 涛 湖北省舞协副主席、武汉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胜利闭幕,宛如春风化雨,为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湖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满怀信心与期待。
全会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为舞蹈艺术发展精准指明了方向。湖北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独特的舞蹈资源,像编钟乐舞的古朴典雅、土家摆手舞的热烈奔放,都是荆楚大地孕育出的艺术瑰宝。我们将深入挖掘这些文化精髓,结合现代审美与编创手法,让传统舞蹈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为舞蹈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积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创作—表演—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与实践平台,培育出既具备扎实传统功底,又拥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舞蹈人才,为湖北舞蹈事业的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舞蹈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我们将以荆楚文化为主题,精心创作一批高质量的舞蹈精品,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湖北舞蹈的独特力量。
王松 湖北省舞协理事、恩施州舞协主席
作为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理事、恩施州舞蹈家协会主席,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倍感振奋,更明晰了民族地区舞蹈工作者的使命。全会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为舞蹈艺术事业指明了方向。
恩施作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摆手舞、肉连响等非遗舞蹈蕴藏着民族文化的根脉。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要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我们正可借此契机,深挖本土文化富矿。近期我们已组织舞者深入村寨采风,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银饰锻造等元素融入编舞,让传统舞蹈承载更多民俗记忆。
全会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舞蹈艺术也能成为助力抓手。我们计划开展“舞蹈进乡村”公益活动,为乡镇学校和文化站培养基层舞蹈骨干,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宣传惠农政策。同时结合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创作反映恩施生态保护、城乡变化的作品,让舞蹈成为展现家乡发展的生动载体。
此外,我们将推动舞蹈艺术创新传播。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广民族舞蹈片段,组织州内舞蹈赛事发掘青年人才,让恩施民族舞蹈走出大山。作为文艺工作者,我将带领协会同仁以舞会友、以舞传情,让舞蹈艺术成为传承文化、凝聚民心的纽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注入文艺力量。
向晶宝 湖北省舞协理事、黄石市舞协主席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的重大成就倍感振奋,更对“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满怀信心。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结合会议精神,浅谈一些感悟: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全会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履职的核心方向。作为理事,我将聚焦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任务,把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本职岗位上推动创新实践,助力实体经济巩固壮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全会“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直击人心,“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目标更是履职的根本遵循。作为基层工作者,我将主动回应群众期盼,把民生关切融入工作决策,在服务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未来,我会持续深悟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与各位理事携手,为实现“十五五”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李翔 湖北省舞协理事、武汉市舞协主席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倍感振奋且使命在肩。全会围绕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出的系列部署,不仅为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更让武汉舞蹈界明晰了前进方向。作为武汉舞协主席,我深知舞蹈是没有语言壁垒的文化符号,是传递城市精神、展现民族风貌的生动载体,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担负起 “兴文化、展形象” 的时代任务。
武汉兼具楚汉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英雄城市的精神特质,这是舞蹈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分批次组织骨干艺术家深入黄鹤楼、江汉关、东湖绿道等城市地标,走进八七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等红色场馆,从码头文化的市井烟火中提炼创作素材,计划年内打造3-5部小型舞剧作品,让舞蹈成为串联历史与当下、讲好武汉故事的情感纽带。
全会强调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为舞蹈艺术创新发展指明了路径。我们将重点推动三项工作:一是探索 “舞蹈+科技” 融合,联合本地高校开发数字舞蹈展演平台,通过VR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编钟乐舞》等传统舞蹈的魅力;二是深化 “舞蹈惠民” 工程,每月组织10场 “舞进社区、舞进校园” 活动,开设广场舞指导、少儿舞蹈公益课,让艺术成果真正惠及基层群众;三是实施 “青年舞蹈家培育计划”,通过导师结对、剧目创排、全国展演等方式,为35岁以下青年舞者搭建成长平台,助力其在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中创新表达。未来,武汉舞协将以灵动舞姿诠释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更鲜活的武汉力量。
李晓彬 湖北省舞协理事、宜昌市舞协主席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也为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全会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为舞蹈创作注入了强大动力。舞蹈艺术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我们要传承其精髓,同时积极拥抱时代变化,运用新技术、新媒介、新表达,让传统舞蹈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要求我们舞蹈工作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要深入挖掘特色题材,创作更多反映时代气象、展现地域风骨的优秀作品,并通过“送欢乐、下基层”等公益演出,将舞蹈艺术送到田间地头、工厂校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要完善“教学—创作—表演”人才链,加强青年舞蹈人才基本功训练与创新意识培养,培育德艺双馨的舞蹈队伍,为舞蹈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创作更多优秀舞蹈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阳萍 湖北省舞协理事、十堰市舞协主席
作为一名来自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我深受教育和鼓舞,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此次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结合自身从事的舞蹈艺术工作,我谈几点体会: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筑牢文艺事业的思想根基。 全会精神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极端重要性。舞蹈艺术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创作导向。我们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艺术实践,确保舞蹈创作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精彩的舞姿展现中国气派、湖北风采,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二是坚守人民立场,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为我们舞蹈工作者指明了根本的创作源泉和价值取向。艺术的生命力源于人民,艺术的价值在于服务人民。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激发灵感。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围绕长江文化、楚文化等特色资源,精心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反映时代精神、展现人民奋斗、富有荆楚韵味的舞蹈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三是勇于担当作为,繁荣发展湖北舞蹈事业。 全会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部署。作为省舞协理事,我深感责任在肩。我们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湖北舞蹈事业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团结引领全省舞蹈工作者,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加强舞蹈人才培养,鼓励艺术创新,提升创作和表演水平。要精心组织各类舞蹈展演、比赛、采风、研讨活动,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促进舞蹈艺术的普及与提高。要推动荆楚舞蹈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湖北故事、中国故事,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舞蹈力量。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的画卷正在铺展。我将以此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全省舞蹈工作者一道,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攀登艺术高峰,为推动湖北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柏杨 湖北省舞协理事、襄阳市舞协主席
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会议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述,犹如一盏明灯,为襄阳市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我们既要扎根汉江之滨的沃土,又要放眼时代发展的浪潮,以舞蹈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谱写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华章。
襄阳市舞蹈家协会作为地方文艺战线的重要力量,应当以会议精神为行动纲领,从四个维度构建创新发展体系:一、坚持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的舞蹈作品。例如,挖掘襄阳本土文化资源,编排展现楚文化、三国文化的舞蹈,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二、推动艺术创新:结合现代审美需求,探索舞蹈形式的跨界融合。可通过与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合作,打造具有时代感的精品力作,提升协会的艺术影响力。三、服务基层群众:落实“文艺为民”理念,组织公益演出、舞蹈培训进社区、进校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尤其要关注青少年美育教育,培养舞蹈后备人才。四、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专业培训、交流活动,提升会员的业务水平和创作能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舞蹈人才队伍。
未来,襄阳舞协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在守正创新中推动襄阳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郭梦娇 湖北省舞协理事、荆门市舞协主席
作为一名湖北省舞蹈艺术工作者,通过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此次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聚焦"十五五"规划制定,系统部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任务,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舞蹈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引领。 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舞蹈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艺术创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湖北省舞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舞蹈工作者的桥梁,应加强党建引领,引导全省舞蹈界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确保舞蹈事业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服务人民文化需求,繁荣精品创作。 全会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这与舞蹈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度契合。我们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展现时代气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例如,湖北省舞协可组织"深入基层、扎根人民"采风活动,挖掘荆楚文化底蕴,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舞蹈精品,如弘扬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的作品,以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湖北篇章。
三、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赋能舞蹈事业。 全会明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舞蹈艺术需在创作、表演、传播中体现创新。一方面,推动"舞蹈+科技"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拓展舞台呈现方式;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湖北文艺资源优势,加强青年舞蹈人才梯队建设。湖北省舞协可借鉴"湖北舞蹈金凤奖"等品牌活动经验,通过评奖、展演激励创新,推动舞蹈艺术与时俱进。
四、聚焦文化使命,增强荆楚文化传播力。 全会号召"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舞蹈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应主动担当文化走出去的重任。湖北拥有丰富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资源,舞协可通过国际交流、民间外交等活动,推动特色舞蹈走向世界,展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新征程已启,湖北舞蹈工作者当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守人民立场,勇担文化使命,用舞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舞蹈力量!
舒伟 湖北省舞协理事、鄂州市舞协主席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全会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要求文艺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我们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瑰宝,将其与当代审美相结合,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进生活、扎根人民,从现实土壤中汲取养分,用舞蹈书写时代、服务人民,创作更多反映时代风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
此外,还需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拓展艺术表现形态与传播展示新样态。借助科技力量,让文艺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将把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承担起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的使命任务,以文艺之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按姓氏笔画排序)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