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七点半,中央电视台-15央视音乐频道,《合唱先锋》毕业季系列“炙热的青春”特别版节目,以45分钟的时间,用歌声和访谈的方式,综合展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历史与文化。
在嘉宾访谈环节,陈华文老师则向大家展示了他带领艺术与传媒学院唐钰君、刘雅文、张世春三名同学,共同创作的绘本《山河作证》的故事。该绘本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绘本用100幅画稿+文字的方式,讲述地质报国故事,广泛弘扬科学家精神。该绘本中的20幅画稿,曾经获得中央网信办“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媒体广泛报道。
此前媒体报道时,谈及《山河作证》创作初衷,该绘本的主要创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华文老师指出,多年来,地质工作者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值得用艺术的方式进行呈现。20多年来,陈老师一边写作一边画画,在文学和绘本领域获得多个奖项,其中还有画稿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近年来,他曾经跟随师生,在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从事野外地质科考,围绕地质故事,创作过纪实作品和小型连环画,但他对此并不满足。于是,他决定用文图结合的“大部头”作品,再现地质报国故事。
经过反复思考和调研,2021年,陈老师决定以学校师生群体为创作对象。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带领唐钰君、刘雅文、张世春三名学生组成创作小组,一鼓作气创作绘本。绘本《山河作证》以师生探索地球科学奥秘为主线,分为社会建设需要资源、跋涉野外寻找矿藏、为国育才初心不改、野外实习锤炼本领、地质科考彰显担当、挑战极限攀登高峰、地质报国梦想启航等9个篇章。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何清俊教授认为,绘本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绘本创作,构图取景巧妙,人物造型严谨,动作神态生动,是优秀的地质主题文艺作品。
为了真实描绘野外地质教学与科考,创作中搜集了上千张的照片作为参考。“绘本创作不是简单地把照片原原本本地画出来,而是要对图像进行提炼、取舍,然后根据叙事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描绘,最后实现文图交融。”陈华文说。
创作绘本《山河作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创作的20多幅初稿,陈老师并不满意,一度想放弃创作。但是想到师生们无畏的科学精神,他又鼓起了创作勇气。每一幅画稿,从初稿到定稿,有的修改多达十多次。就在绘本出版的前一个月,还对20多张画稿进行修改调整。为了绘本中的文学语言更加出彩,陈华文数易其稿,时常为了地质专业术语,向专家虚心求教。
绘本中的所有人物,均以身边的师生为创作原型,这使得绘本可亲可近。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晋曦认为,《山河作证》将学科专业和大学文化建设巧妙结合,这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活生生的作品。参与创作的研究生唐钰君感叹:“创作绘本的过程,也是思想接受洗礼的过程,我身边的很多老师和同学,为了探寻自然资源的奥秘,在野外风餐露宿、艰辛跋涉,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创作这个绘本,我时常被师生们不畏艰险的品质深深感染。”参与画稿创作的刘雅文同学说。如今,她已经大学毕业,在江南大学读研。
陈刚教授为了地球科学研究,曾经挑战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登顶珠峰的场面,也在绘本中呈现。“画得太像了,这让我不禁想到登山科考的一幕一幕”。他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部长侯志军指出,新时代文艺创作,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机遇。绘本《山河作证》用心用情用力讲述地质故事,这不仅是献给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文化礼物,更是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家精神,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据悉,绘本《山河作证》中的20幅图文作品,2022年在媒体展示后,获评中央网信办“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绘本的出版,获得我校教学研究项目、“双一流”文化传承创新项目、科普作品创作与出版基金的资助。
《山河作证》出版后,受到了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科学网、湖北日报客户端、大武汉客户端、武汉广播电视台、《中国矿业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矿业报》2024年5月)
山河在我心
况蓉
《山河作证》是一本以地质学为主题的绘本,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陈华文老师,带领学生历经四年的创作与反复修改,通过文图交融的方式,讲述地质报国的故事。
陈华文在绘本《山河作证》的创作中,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探索地球科学奥秘为主线,分为社会建设需要资源、跋涉野外寻找矿藏、为国育才初心不改、野外实习锤炼本领、地质科考彰显担当、挑战极限攀登高峰、地质报国梦想启航等九个篇章,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绘本创作,构图取景巧妙,人物造型严谨,动作神态生动。阅读绘本《山河作证》之后,我的心似与绘本中起伏的群山一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构造,穿越了历史的长河,见证了那些被时光尘封却依然炽热的灵魂。这不仅是绘本,也是一曲对地质工作者的深情颂歌。
然而,关于地质研究与教学的日常,都是能被轻易地画出来的吗?其实不然,正如一部史诗,绝非对于平常生活的单调叙述,而是被创作者所提炼、升华的。用地质学的名词来讲,若非造化者通过地质构造、外物作用,岂会有如此神秀世界?诚然,绘本《山河作证》正确的读法,也许是感受其强烈的“构造应力”所形成的情感“褶皱”,感受其在漫长岁月、特定历史中的觉悟“结晶”,感受其笔下、心间所创造的无垠境。如此,庶几近之。
翻阅绘本《山河作证》,阅读书中一段段字句,我想,激励着陈华文四年的创作动力究竟是什么?画中连绵起伏的群山、一层层的褶皱似乎给予了答案。褶皱的塑造形成源于自然的伟力,他带领学生的创作何尝不是由于对地质学、地质事业的热爱所构造而来?那情感莫不如“褶皱”一般,绵延无际,而又不断更生,正如绘本中创作者自言“山河在我心”。
绘本中,那些地质工作者的壮志豪情便足以表达。精准的笔触下,是一幅幅鲜活的人物画卷,他们或野外勘探,或攀登高峰,画稿中的人物都饱满而立体,跃然纸上,让人感同身受。地质人的选择、奉献与执着,无不深深打动着我。
望着一根根钟乳石,总是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十几万年来的沧海桑田。同样,看着绘本《山河作证》中的一幅幅画稿,心中自是不能平。绘本的画稿,一笔笔的描绘,更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画面中,扎根在祖国的山河里,与地质工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这种强烈的代入感,便可使读者经历一场心灵的“构造”。
(原载《西安日报》2024年6月14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4-08-14 来源:山河网络工作室 作者:
8月6日晚七点半,中央电视台-15央视音乐频道,《合唱先锋》毕业季系列“炙热的青春”特别版节目,以45分钟的时间,用歌声和访谈的方式,综合展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历史与文化。
在嘉宾访谈环节,陈华文老师则向大家展示了他带领艺术与传媒学院唐钰君、刘雅文、张世春三名同学,共同创作的绘本《山河作证》的故事。该绘本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绘本用100幅画稿+文字的方式,讲述地质报国故事,广泛弘扬科学家精神。该绘本中的20幅画稿,曾经获得中央网信办“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媒体广泛报道。
此前媒体报道时,谈及《山河作证》创作初衷,该绘本的主要创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华文老师指出,多年来,地质工作者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值得用艺术的方式进行呈现。20多年来,陈老师一边写作一边画画,在文学和绘本领域获得多个奖项,其中还有画稿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近年来,他曾经跟随师生,在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从事野外地质科考,围绕地质故事,创作过纪实作品和小型连环画,但他对此并不满足。于是,他决定用文图结合的“大部头”作品,再现地质报国故事。
经过反复思考和调研,2021年,陈老师决定以学校师生群体为创作对象。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带领唐钰君、刘雅文、张世春三名学生组成创作小组,一鼓作气创作绘本。绘本《山河作证》以师生探索地球科学奥秘为主线,分为社会建设需要资源、跋涉野外寻找矿藏、为国育才初心不改、野外实习锤炼本领、地质科考彰显担当、挑战极限攀登高峰、地质报国梦想启航等9个篇章。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何清俊教授认为,绘本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绘本创作,构图取景巧妙,人物造型严谨,动作神态生动,是优秀的地质主题文艺作品。
为了真实描绘野外地质教学与科考,创作中搜集了上千张的照片作为参考。“绘本创作不是简单地把照片原原本本地画出来,而是要对图像进行提炼、取舍,然后根据叙事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描绘,最后实现文图交融。”陈华文说。
创作绘本《山河作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创作的20多幅初稿,陈老师并不满意,一度想放弃创作。但是想到师生们无畏的科学精神,他又鼓起了创作勇气。每一幅画稿,从初稿到定稿,有的修改多达十多次。就在绘本出版的前一个月,还对20多张画稿进行修改调整。为了绘本中的文学语言更加出彩,陈华文数易其稿,时常为了地质专业术语,向专家虚心求教。
绘本中的所有人物,均以身边的师生为创作原型,这使得绘本可亲可近。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晋曦认为,《山河作证》将学科专业和大学文化建设巧妙结合,这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活生生的作品。参与创作的研究生唐钰君感叹:“创作绘本的过程,也是思想接受洗礼的过程,我身边的很多老师和同学,为了探寻自然资源的奥秘,在野外风餐露宿、艰辛跋涉,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创作这个绘本,我时常被师生们不畏艰险的品质深深感染。”参与画稿创作的刘雅文同学说。如今,她已经大学毕业,在江南大学读研。
陈刚教授为了地球科学研究,曾经挑战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登顶珠峰的场面,也在绘本中呈现。“画得太像了,这让我不禁想到登山科考的一幕一幕”。他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部长侯志军指出,新时代文艺创作,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机遇。绘本《山河作证》用心用情用力讲述地质故事,这不仅是献给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文化礼物,更是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家精神,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据悉,绘本《山河作证》中的20幅图文作品,2022年在媒体展示后,获评中央网信办“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绘本的出版,获得我校教学研究项目、“双一流”文化传承创新项目、科普作品创作与出版基金的资助。
《山河作证》出版后,受到了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科学网、湖北日报客户端、大武汉客户端、武汉广播电视台、《中国矿业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矿业报》2024年5月)
山河在我心
况蓉
《山河作证》是一本以地质学为主题的绘本,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陈华文老师,带领学生历经四年的创作与反复修改,通过文图交融的方式,讲述地质报国的故事。
陈华文在绘本《山河作证》的创作中,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探索地球科学奥秘为主线,分为社会建设需要资源、跋涉野外寻找矿藏、为国育才初心不改、野外实习锤炼本领、地质科考彰显担当、挑战极限攀登高峰、地质报国梦想启航等九个篇章,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绘本创作,构图取景巧妙,人物造型严谨,动作神态生动。阅读绘本《山河作证》之后,我的心似与绘本中起伏的群山一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构造,穿越了历史的长河,见证了那些被时光尘封却依然炽热的灵魂。这不仅是绘本,也是一曲对地质工作者的深情颂歌。
然而,关于地质研究与教学的日常,都是能被轻易地画出来的吗?其实不然,正如一部史诗,绝非对于平常生活的单调叙述,而是被创作者所提炼、升华的。用地质学的名词来讲,若非造化者通过地质构造、外物作用,岂会有如此神秀世界?诚然,绘本《山河作证》正确的读法,也许是感受其强烈的“构造应力”所形成的情感“褶皱”,感受其在漫长岁月、特定历史中的觉悟“结晶”,感受其笔下、心间所创造的无垠境。如此,庶几近之。
翻阅绘本《山河作证》,阅读书中一段段字句,我想,激励着陈华文四年的创作动力究竟是什么?画中连绵起伏的群山、一层层的褶皱似乎给予了答案。褶皱的塑造形成源于自然的伟力,他带领学生的创作何尝不是由于对地质学、地质事业的热爱所构造而来?那情感莫不如“褶皱”一般,绵延无际,而又不断更生,正如绘本中创作者自言“山河在我心”。
绘本中,那些地质工作者的壮志豪情便足以表达。精准的笔触下,是一幅幅鲜活的人物画卷,他们或野外勘探,或攀登高峰,画稿中的人物都饱满而立体,跃然纸上,让人感同身受。地质人的选择、奉献与执着,无不深深打动着我。
望着一根根钟乳石,总是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十几万年来的沧海桑田。同样,看着绘本《山河作证》中的一幅幅画稿,心中自是不能平。绘本的画稿,一笔笔的描绘,更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画面中,扎根在祖国的山河里,与地质工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这种强烈的代入感,便可使读者经历一场心灵的“构造”。
(原载《西安日报》2024年6月14日)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