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生象外  洗涤心灵——湖南长沙向日葵美术馆参观交流侧记

发布时间: 2024-08-27 来源: 湖北省书画院 作者: 鲁黎 [关闭窗口]

在中国画史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出家为僧,用水墨丹青留下了那一代人心目中最美的山水记忆,其笔下的意境山水更是孕育了人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大彻大悟。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精致的小桥、飞流的瀑布、潺潺的河流、奇妙的树木之下,他们在远离人世喧嚣的小舍里肆意歌唱,流连忘返,他们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又一高峰:“清初四僧”。

石涛之画,奇肆超逸;朱耷之画,简略精炼;髨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

“大师归来系列之境生象外——清初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髨残、弘仁书画特展”五十余幅作品由湖南省艺术收藏家协会主办,在向日葵美术馆展览。

8月立秋之际,湖北书画院孙恩道、罗彬、鲁黎、王灿婷等一行四人赴向日葵美术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参观交流,同赴一场清凉而又植入心灵的远行,感受传统中国画绽放的艺术魅力。

湖南省艺术收藏家协会主席、向日葵美术馆创始人刘兴跃先生对展览作品进行讲解:“本次展览有八大山人、石涛、髨残、弘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约五十余件,不仅展示了四僧高远的审美意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画的传统美学。” 

清四僧主张绘画“师法于自然”,重视生活的经验和实践的积累,作品真实且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四僧的绘画中,八大山人“飘逸俊秀,圆融冷逸”,他的绘画极具个性,浪漫不羁,通过象征的手法赋予了画面深刻的寓意和个性化的表达,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石涛“师法自然,纵肆清奇”,在绘画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出了著名的“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对当时沉闷的画坛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弘仁“清香万斛,简单清寂”,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提出“敢言天地是吾师”主张,是安徽“新安画派”的重要人物。髨残“浑厚苍劲,平淡幽深”,得天地造化之功,山水为最精,与石涛并称为“二石”。他们独特的绘画语言、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对清代画坛乃至中国画史都影响深远,清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都受其影响。

参观交流结束时,向日葵美术馆赠送湖北书画院馆藏展《大师归来——境生象外》等画册;湖北书画院赠送向日葵美术馆孙恩道扇面作品《一盘残棋见春秋》、鲁黎扇面作品《湖上清风》以及《湖北书画院成立35周年展览图录.院志记略》一书。

石涛(1642——1708)

明末清初画家,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工书法,能诗文,反对时人仿古之风,布局新奇,笔墨雄健纵恣,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又是艺术理论家,尤以山水在绘画理论的贡献卓著,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他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和“借古以开今”,强调对大自然要有真的艺术感受,在艺术创作时要“我自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来扬州画派和近代画风影响极大,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其代表作:

《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竹石芭蕉图》、与八大山人合作《松下高士图》、《松停秋霭》、《探亲游归》、《群仙高会图》、《山水册》8幅、《屏风》8幅。 

八大山人(1626——1705

朱耷,明末清初画家,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一生以明朝遗民自居,所绘形象多是白眼看天,通过象征手法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和个性化的表达,也是其自我心态的写照。画山水“奇、简、冷、逸”,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朱耷不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符号,被认为是文人画的典范之一。

展览其代表作:

《山水》(一)、《山水》(二)、《猫捕鱼》、《双鱼图》(一)、《双鱼图》(二)、《睡猫图》、《鱼图》、《松石图》、《鸟禽鱼石》、《松鹿图》、《蕉荫幽禽图》、《湖山秋韵图》、《洞石仙鹤》、《千山一画里》(一)、《千山一画里》(二)、《双禽图》(一)、《双禽图》(二)、《荷塘鱼乐图》、《幽情闲适图》、《飞鸟栖叶图》、《芦雁图》、《荷塘消夏图》、《芦塘双雁图》

 髨残(1612——1673)

明末清初画家,擅长山水画,画风承袭了元人王蒙和明人沈周、文徵明的笔法,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奥境奇辟,缅邈幽深”的艺术境界。善于用秃笔渴墨,以线造型,充满了深沉的禅意。这也与他出家后的生活方式有关,他的一生经历了战乱、疾病、困顿,其作品展现了他坚韧的品格和对艺术的执着,注重情感的真实投入,将书法的韵律融入画中。

展览其代表作:

《山境洒然清涤图》、《山水》(一)、《山水》(二)、《青山藏峰》。 

弘仁(1610——1664)

明末清初画家,“黄山画派”代表人物,"新安画派"奠基人,擅画山水,从宋元各家入手,崇倪瓒画法,但在构图和表现手法上又有自己的特色,“得黄山之真性情”,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格调和意境。除了绘画,弘仁还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诗、书、画、印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他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作品充满了艺术气息和自然情趣。

展览其代表作:

《秋江春山图》、《幽亭秀水图》、《山水》(一)、《山水》(二)、《湖山秋韵》。 

 (鲁黎  画家  湖北书画院副秘书长)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境生象外  洗涤心灵——湖南长沙向日葵美术馆参观交流侧记

发表时间:2024-08-27 来源:湖北省书画院 作者:鲁黎

在中国画史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出家为僧,用水墨丹青留下了那一代人心目中最美的山水记忆,其笔下的意境山水更是孕育了人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大彻大悟。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精致的小桥、飞流的瀑布、潺潺的河流、奇妙的树木之下,他们在远离人世喧嚣的小舍里肆意歌唱,流连忘返,他们是中国文人画发展的又一高峰:“清初四僧”。

石涛之画,奇肆超逸;朱耷之画,简略精炼;髨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

“大师归来系列之境生象外——清初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髨残、弘仁书画特展”五十余幅作品由湖南省艺术收藏家协会主办,在向日葵美术馆展览。

8月立秋之际,湖北书画院孙恩道、罗彬、鲁黎、王灿婷等一行四人赴向日葵美术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参观交流,同赴一场清凉而又植入心灵的远行,感受传统中国画绽放的艺术魅力。

湖南省艺术收藏家协会主席、向日葵美术馆创始人刘兴跃先生对展览作品进行讲解:“本次展览有八大山人、石涛、髨残、弘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约五十余件,不仅展示了四僧高远的审美意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画的传统美学。” 

清四僧主张绘画“师法于自然”,重视生活的经验和实践的积累,作品真实且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四僧的绘画中,八大山人“飘逸俊秀,圆融冷逸”,他的绘画极具个性,浪漫不羁,通过象征的手法赋予了画面深刻的寓意和个性化的表达,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石涛“师法自然,纵肆清奇”,在绘画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出了著名的“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对当时沉闷的画坛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弘仁“清香万斛,简单清寂”,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提出“敢言天地是吾师”主张,是安徽“新安画派”的重要人物。髨残“浑厚苍劲,平淡幽深”,得天地造化之功,山水为最精,与石涛并称为“二石”。他们独特的绘画语言、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对清代画坛乃至中国画史都影响深远,清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都受其影响。

参观交流结束时,向日葵美术馆赠送湖北书画院馆藏展《大师归来——境生象外》等画册;湖北书画院赠送向日葵美术馆孙恩道扇面作品《一盘残棋见春秋》、鲁黎扇面作品《湖上清风》以及《湖北书画院成立35周年展览图录.院志记略》一书。

石涛(1642——1708)

明末清初画家,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工书法,能诗文,反对时人仿古之风,布局新奇,笔墨雄健纵恣,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又是艺术理论家,尤以山水在绘画理论的贡献卓著,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他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和“借古以开今”,强调对大自然要有真的艺术感受,在艺术创作时要“我自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来扬州画派和近代画风影响极大,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其代表作:

《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竹石芭蕉图》、与八大山人合作《松下高士图》、《松停秋霭》、《探亲游归》、《群仙高会图》、《山水册》8幅、《屏风》8幅。 

八大山人(1626——1705

朱耷,明末清初画家,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一生以明朝遗民自居,所绘形象多是白眼看天,通过象征手法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和个性化的表达,也是其自我心态的写照。画山水“奇、简、冷、逸”,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朱耷不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符号,被认为是文人画的典范之一。

展览其代表作:

《山水》(一)、《山水》(二)、《猫捕鱼》、《双鱼图》(一)、《双鱼图》(二)、《睡猫图》、《鱼图》、《松石图》、《鸟禽鱼石》、《松鹿图》、《蕉荫幽禽图》、《湖山秋韵图》、《洞石仙鹤》、《千山一画里》(一)、《千山一画里》(二)、《双禽图》(一)、《双禽图》(二)、《荷塘鱼乐图》、《幽情闲适图》、《飞鸟栖叶图》、《芦雁图》、《荷塘消夏图》、《芦塘双雁图》

 髨残(1612——1673)

明末清初画家,擅长山水画,画风承袭了元人王蒙和明人沈周、文徵明的笔法,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奥境奇辟,缅邈幽深”的艺术境界。善于用秃笔渴墨,以线造型,充满了深沉的禅意。这也与他出家后的生活方式有关,他的一生经历了战乱、疾病、困顿,其作品展现了他坚韧的品格和对艺术的执着,注重情感的真实投入,将书法的韵律融入画中。

展览其代表作:

《山境洒然清涤图》、《山水》(一)、《山水》(二)、《青山藏峰》。 

弘仁(1610——1664)

明末清初画家,“黄山画派”代表人物,"新安画派"奠基人,擅画山水,从宋元各家入手,崇倪瓒画法,但在构图和表现手法上又有自己的特色,“得黄山之真性情”,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格调和意境。除了绘画,弘仁还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诗、书、画、印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他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作品充满了艺术气息和自然情趣。

展览其代表作:

《秋江春山图》、《幽亭秀水图》、《山水》(一)、《山水》(二)、《湖山秋韵》。 

 (鲁黎  画家  湖北书画院副秘书长)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