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美术 音乐 曲艺 摄影 舞蹈 民间文艺 书法 电影 杂技 电视 文艺评论

【省书协】墨润荆楚·乡村书法潮人榜|李佑虎:寄情翰墨慰平生

发布时间: 2025-10-22 来源: 省书协 作者: 文/魏晓红 [关闭窗口]

墨润荆楚“乡村书法潮”活动是湖北书法事业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是将优质书法资源直达基层的惠民行动,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实文化工程。近期,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将推出“荆楚乡村书法潮人榜”专栏,旨在系统发掘并宣传全省基层书法工作者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展示以书法美育涵养文明乡风建设的丰硕成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基层实践范例。

“荆楚乡村书法潮人榜·第二季”陆续推出朱云鸿、李佑虎、杜权成等基层书法潮人。

图片

 李佑虎

湖北远安人,中共党员,远安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远安兄弟根艺奇石园艺馆创始人。书法作品先后入展宜昌市书法临帖展、宜昌书坛首届新人新作展、宜昌市县市区书法联展、“第四届宜昌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至喜夷陵”历史文化名人诗吟夷陵书法作品展等。

寄情翰墨慰平生

任何人对艺术的喜欢都有一个源点,李佑虎说:“我对书法的热爱来源于父亲,尽管我从未见过他。”的确,书法对他而言,前世是父亲无言的爱,今生是生命的慰藉!

1976年,李佑虎出生在鄂西远安一座海拔千米的大山上。出生前三个月,父亲意外去世。父爱缺失,生活困顿,难于言表。孤独静处,是他的童年记忆。然而,未曾谋面的父亲却在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一粒书法的种子。父亲从小热爱文艺,喜欢舞文弄墨、吹拉弹唱,与母亲青梅竹马,感情极深。入伍后,他给母亲写过大量信件,还创作了许多诗歌散文。这数百封信件被母亲仔细地按序装订成十余册,成为李佑虎幼时独处的“玩具书”。他时常翻看,信上好看的字莫名地吸引着他。后来上了学、识了字,他开始一遍又一遍地临写,在学校里,他的字也一直受到表扬。长大后他才知道,父亲留下的文字居然用唐楷、魏碑、隶书和行书等多种字体完成,真是不可思议!那些饱含深情的书信,是父亲特殊而深情的陪伴,也是李佑虎最宝爱的“字帖”。他无数次阅览、抄写、临习,至今仍将其珍藏。

图片

行书条幅

父亲种下的书法种子慢慢生根发芽。从小学、中学到后来读中专,把字写好成为李佑虎坚定的目标。但凡看到好看的字,他一定会流连忘返,心摹手追。十七岁时,他接触到学书过程中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字帖——《颜真卿多宝塔碑》,这才知道什么是宣纸,什么是羊毫、狼毫、兼毫,从此眼界渐开。在宜昌读中专时,每逢周末,他都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市中心书店看书。买不起字帖,他就用眼睛仔细地看,回到学校后再逐一回忆着临写。由于对书法的痴迷,他曾在班上掀起一股学书法的热潮,中专毕业时,同学们的毕业礼物便是互赠书法作品!

后来,李佑虎在县里的新华书店上班,从此掉进了书的海洋,如鱼得水。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米芾等先贤的经典作品,逐一走进了他的生活。他的字渐渐有了书法的模样,每天练字一小时,成了他雷打不动的铁律。休息时,书桌是最舒适的港湾,墨香是最忠实的陪伴。有了书法的陪伴,独处也让他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图片

行书条幅

习书之余,李佑虎积极发展盆景园艺产业,让职业与爱好紧密结合、互为滋养。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充实着他的生活,滋养着他的心灵。他在发掘朽木怪石之美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对书法的眼界。书法中的矛盾对比关系,如错落、避让、咬合、欹正、曲直、显隐等,时常体现在他的盆景造型中。他的盆景园艺创作,因书法的加持而饶富新意、别具灵性。

2012年,远安县书法家协会成立,各路书法爱好者终于有了组织。从此,培训、展览、笔会交流等活动越来越多。在宜昌市书协周德聪老师、县书协魏晓红主席等诸位师友的不断指导与激励下,展现在李佑虎面前的书法世界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他这才明白,书法不单单是写字,还可以这么美。于是,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笔耕不辍。从临帖无门到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单纯的写字到完整的作品创作,在章法处理、落款盖章等方面也有了规矩,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此走上了书法的正道。

图片

行书对联

作为基层书协秘书长,李佑虎在孜孜以求、勤修书艺的同时,致力于艺道并修。他积极弘扬书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创作、采风、展览、展赛、培训、交流、联谊等活动。他服务活动、服务创作、服务会员,不断拓展协会和书法家的舞台与空间。从2024年开始,他组织开展“青年书法夜校”系列活动,带领众多青少年了解书法、临习书法,让一颗颗书法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他还策划开展“春联惠万民”“书法进校园”“3·5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集市”等书法公益活动,树立了书法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

书山巍峨,道路千条,只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行稳致远、取得真经!李佑虎说:苦也罢,累也罢,有书法相伴一生,终归乐在其中!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ICP备12015471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省书协】墨润荆楚·乡村书法潮人榜|李佑虎:寄情翰墨慰平生

发表时间:2025-10-22 来源:省书协 作者:文/魏晓红

墨润荆楚“乡村书法潮”活动是湖北书法事业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是将优质书法资源直达基层的惠民行动,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实文化工程。近期,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将推出“荆楚乡村书法潮人榜”专栏,旨在系统发掘并宣传全省基层书法工作者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展示以书法美育涵养文明乡风建设的丰硕成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基层实践范例。

“荆楚乡村书法潮人榜·第二季”陆续推出朱云鸿、李佑虎、杜权成等基层书法潮人。

图片

 李佑虎

湖北远安人,中共党员,远安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远安兄弟根艺奇石园艺馆创始人。书法作品先后入展宜昌市书法临帖展、宜昌书坛首届新人新作展、宜昌市县市区书法联展、“第四届宜昌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至喜夷陵”历史文化名人诗吟夷陵书法作品展等。

寄情翰墨慰平生

任何人对艺术的喜欢都有一个源点,李佑虎说:“我对书法的热爱来源于父亲,尽管我从未见过他。”的确,书法对他而言,前世是父亲无言的爱,今生是生命的慰藉!

1976年,李佑虎出生在鄂西远安一座海拔千米的大山上。出生前三个月,父亲意外去世。父爱缺失,生活困顿,难于言表。孤独静处,是他的童年记忆。然而,未曾谋面的父亲却在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一粒书法的种子。父亲从小热爱文艺,喜欢舞文弄墨、吹拉弹唱,与母亲青梅竹马,感情极深。入伍后,他给母亲写过大量信件,还创作了许多诗歌散文。这数百封信件被母亲仔细地按序装订成十余册,成为李佑虎幼时独处的“玩具书”。他时常翻看,信上好看的字莫名地吸引着他。后来上了学、识了字,他开始一遍又一遍地临写,在学校里,他的字也一直受到表扬。长大后他才知道,父亲留下的文字居然用唐楷、魏碑、隶书和行书等多种字体完成,真是不可思议!那些饱含深情的书信,是父亲特殊而深情的陪伴,也是李佑虎最宝爱的“字帖”。他无数次阅览、抄写、临习,至今仍将其珍藏。

图片

行书条幅

父亲种下的书法种子慢慢生根发芽。从小学、中学到后来读中专,把字写好成为李佑虎坚定的目标。但凡看到好看的字,他一定会流连忘返,心摹手追。十七岁时,他接触到学书过程中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字帖——《颜真卿多宝塔碑》,这才知道什么是宣纸,什么是羊毫、狼毫、兼毫,从此眼界渐开。在宜昌读中专时,每逢周末,他都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市中心书店看书。买不起字帖,他就用眼睛仔细地看,回到学校后再逐一回忆着临写。由于对书法的痴迷,他曾在班上掀起一股学书法的热潮,中专毕业时,同学们的毕业礼物便是互赠书法作品!

后来,李佑虎在县里的新华书店上班,从此掉进了书的海洋,如鱼得水。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米芾等先贤的经典作品,逐一走进了他的生活。他的字渐渐有了书法的模样,每天练字一小时,成了他雷打不动的铁律。休息时,书桌是最舒适的港湾,墨香是最忠实的陪伴。有了书法的陪伴,独处也让他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图片

行书条幅

习书之余,李佑虎积极发展盆景园艺产业,让职业与爱好紧密结合、互为滋养。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充实着他的生活,滋养着他的心灵。他在发掘朽木怪石之美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对书法的眼界。书法中的矛盾对比关系,如错落、避让、咬合、欹正、曲直、显隐等,时常体现在他的盆景造型中。他的盆景园艺创作,因书法的加持而饶富新意、别具灵性。

2012年,远安县书法家协会成立,各路书法爱好者终于有了组织。从此,培训、展览、笔会交流等活动越来越多。在宜昌市书协周德聪老师、县书协魏晓红主席等诸位师友的不断指导与激励下,展现在李佑虎面前的书法世界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他这才明白,书法不单单是写字,还可以这么美。于是,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笔耕不辍。从临帖无门到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单纯的写字到完整的作品创作,在章法处理、落款盖章等方面也有了规矩,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此走上了书法的正道。

图片

行书对联

作为基层书协秘书长,李佑虎在孜孜以求、勤修书艺的同时,致力于艺道并修。他积极弘扬书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创作、采风、展览、展赛、培训、交流、联谊等活动。他服务活动、服务创作、服务会员,不断拓展协会和书法家的舞台与空间。从2024年开始,他组织开展“青年书法夜校”系列活动,带领众多青少年了解书法、临习书法,让一颗颗书法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他还策划开展“春联惠万民”“书法进校园”“3·5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集市”等书法公益活动,树立了书法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

书山巍峨,道路千条,只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行稳致远、取得真经!李佑虎说:苦也罢,累也罢,有书法相伴一生,终归乐在其中!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