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仲秋,墨香盈袖。2025年10月18日上午,湖北省首届草书兰亭高研班在武汉野芷湖畔创意天地隆重启幕。
开班仪式由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省书协培训中心主任兼本届高研班班主任程新主持。出席的嘉宾有著名书法家、湖北省书协荣誉主席、兰亭奖得主金伯兴,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省书法院副院长、兰亭奖得主樊利杰,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伟,中南财大兼职教授、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八风书院院长、中国职工书画院副院长黄学湖,湖北公安书画家协会主席、聚艺书院常务副院长郑和。以及特邀进行首次授课的中书协培训中心导师、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江苏省书法院创作部主任、逸庐书院创始人李双阳。

程新在开场致辞中掷地有声地指出:“草书兰亭高研班在湖北省尚属首次,我们的宗旨就是以文化担当为笔,以艺术初心为墨,为荆楚书法的未来筑基。”本次草书兰亭班有五个特点:一是办学定位高:就是冲击国展。二是办学目标明确:就是以构建个人的书法审美和创作体系为目标,帮助大家寻找化古为新,提炼自我,实现书法艺术水平跨越式突破的方法和路径。三是师资队伍豪华:邀请的导师着眼专业水平,都是兰亭奖走出来的领军人物。四是学员队伍基础较扎实:包括了我省绝大部分近几年活跃在国展投稿一线的主要草书作者,是我省草书的中坚力量。五是重视过程体验和情绪价值:学习过程注重体验、涵育情怀、提升境界,在笔墨耕耘中收获超越技艺的心灵价值。为此,班委会设计了本班专有视觉ip,期间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游学、禅修、养生、交谊等创意活动。
樊利杰在致辞中表示:“‘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希望诸位能深研李双阳融汇经典与个性的学书路径、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其丰富的投展经验,将‘师其心而不蹈其迹’作为追求。”他祝愿李讲学圆满,学员得窥堂奥,载誉而归。

86岁高龄的兰亭奖得主金伯兴亲临现场,其矍铄精神与殷切期望令人动容。面对济济一堂的后学,金老感慨:“目睹湖北书坛生机勃勃,第十届省展新人辈出,如春笋破土,令人欣喜!‘书法之道,贵在守正出新,妙在独具匠心’。”他勉励学员珍惜韶华,精进不懈:“书法终究是‘自己的事业’,需以赤子之心对待。诸位不仅是个人艺术的探索者,更是湖北书法事业的建设者,望大家勇担使命,以有特色、有风骨的作品,为荆楚文化长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间,湖北省书协副主席、兰亭奖得主吴永斌,湖北省书协副主席、湖北大学教授罗海东,湖北青年书协名誉主席罗丹青相继莅临,他们的到来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充分彰显了书协领导与名家对本届高研班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

简短的开班仪式后,李双阳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为期两天的草书艺术盛宴。他以“当代草书的发展与思考”为引,深入剖析草书风格流变,更围绕“如何在狂放的笔意中涵养静气”“草书技法与创作实践”等核心命题倾情讲授,层层展开,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在授课中,李双阳反复强调“篆籀笔法”的重要性。他指出:“作大草必以篆籀笔法为根基,此乃大草之魂。”他谆谆告诫学员,不可“为写大草而写大草”,而应“五体兼修”——既要深研篆隶,亦须通习楷则、行韵,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他为大家系统梳理历代草书大家风格特质,使学员对每一种草书面貌皆有清晰认知,从而“观千剑而后识器”,找准自身艺术方向。

李双阳的课堂,既有“致广大”的理论视野,亦不乏“尽精微”的技法解析。他的课堂,从来不只是理论的传递,李老师一边流畅运笔,一边清晰讲解,让每个技法要点都变得可视、可感、可把握。

在点评作品环节,李双阳敏锐捕捉学员在草书临创中的种种得失与困惑,并一一予以针对性点拨。他的讲解切中肯綮,如庖丁解牛,令所有学员茅塞顿开。
18日晚,在程新班主任的组织引领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在融洽的氛围中拉开序幕。李双阳,吴永斌全程参加。吴永斌副主席以三句箴言相赠,语重而心长:其一为“感恩”,他引用“饮水思源”的古训,感谢省书法培训中心为学员构筑起一片翰墨芳菲的园地;其二曰“珍惜”,他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勉励大家,指出此次授课的教师皆为“能讲善写”的书法名家,机会难得,应倍加珍视;其三谓“奋发”,他鼓励每位学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期盼大家尽快调整状态,实现自我提升。最后李双阳总结发言,对湖北的书法培训和首届兰亭班的高质量组织以及创新机制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许。班会还顺利选举产生了由班长、副班长、宣传委员、生活委员与学习委员共同组成的班委会。

此次高研班不仅是技艺的传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涤荡与理想的集结。它立足于公益的广阔平台,依托顶尖的师资与明确的学术导向,为湖北草书力量的崛起注入了动能。我们期待,野芷湖畔的这次启航,能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连绵不绝的艺术涟漪,推动荆楚书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中,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5-10-24 来源:盛世楚翰 作者:
时维仲秋,墨香盈袖。2025年10月18日上午,湖北省首届草书兰亭高研班在武汉野芷湖畔创意天地隆重启幕。
开班仪式由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省书协培训中心主任兼本届高研班班主任程新主持。出席的嘉宾有著名书法家、湖北省书协荣誉主席、兰亭奖得主金伯兴,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省书法院副院长、兰亭奖得主樊利杰,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伟,中南财大兼职教授、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八风书院院长、中国职工书画院副院长黄学湖,湖北公安书画家协会主席、聚艺书院常务副院长郑和。以及特邀进行首次授课的中书协培训中心导师、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江苏省书法院创作部主任、逸庐书院创始人李双阳。

程新在开场致辞中掷地有声地指出:“草书兰亭高研班在湖北省尚属首次,我们的宗旨就是以文化担当为笔,以艺术初心为墨,为荆楚书法的未来筑基。”本次草书兰亭班有五个特点:一是办学定位高:就是冲击国展。二是办学目标明确:就是以构建个人的书法审美和创作体系为目标,帮助大家寻找化古为新,提炼自我,实现书法艺术水平跨越式突破的方法和路径。三是师资队伍豪华:邀请的导师着眼专业水平,都是兰亭奖走出来的领军人物。四是学员队伍基础较扎实:包括了我省绝大部分近几年活跃在国展投稿一线的主要草书作者,是我省草书的中坚力量。五是重视过程体验和情绪价值:学习过程注重体验、涵育情怀、提升境界,在笔墨耕耘中收获超越技艺的心灵价值。为此,班委会设计了本班专有视觉ip,期间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游学、禅修、养生、交谊等创意活动。
樊利杰在致辞中表示:“‘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希望诸位能深研李双阳融汇经典与个性的学书路径、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其丰富的投展经验,将‘师其心而不蹈其迹’作为追求。”他祝愿李讲学圆满,学员得窥堂奥,载誉而归。

86岁高龄的兰亭奖得主金伯兴亲临现场,其矍铄精神与殷切期望令人动容。面对济济一堂的后学,金老感慨:“目睹湖北书坛生机勃勃,第十届省展新人辈出,如春笋破土,令人欣喜!‘书法之道,贵在守正出新,妙在独具匠心’。”他勉励学员珍惜韶华,精进不懈:“书法终究是‘自己的事业’,需以赤子之心对待。诸位不仅是个人艺术的探索者,更是湖北书法事业的建设者,望大家勇担使命,以有特色、有风骨的作品,为荆楚文化长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间,湖北省书协副主席、兰亭奖得主吴永斌,湖北省书协副主席、湖北大学教授罗海东,湖北青年书协名誉主席罗丹青相继莅临,他们的到来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充分彰显了书协领导与名家对本届高研班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

简短的开班仪式后,李双阳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为期两天的草书艺术盛宴。他以“当代草书的发展与思考”为引,深入剖析草书风格流变,更围绕“如何在狂放的笔意中涵养静气”“草书技法与创作实践”等核心命题倾情讲授,层层展开,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在授课中,李双阳反复强调“篆籀笔法”的重要性。他指出:“作大草必以篆籀笔法为根基,此乃大草之魂。”他谆谆告诫学员,不可“为写大草而写大草”,而应“五体兼修”——既要深研篆隶,亦须通习楷则、行韵,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他为大家系统梳理历代草书大家风格特质,使学员对每一种草书面貌皆有清晰认知,从而“观千剑而后识器”,找准自身艺术方向。

李双阳的课堂,既有“致广大”的理论视野,亦不乏“尽精微”的技法解析。他的课堂,从来不只是理论的传递,李老师一边流畅运笔,一边清晰讲解,让每个技法要点都变得可视、可感、可把握。

在点评作品环节,李双阳敏锐捕捉学员在草书临创中的种种得失与困惑,并一一予以针对性点拨。他的讲解切中肯綮,如庖丁解牛,令所有学员茅塞顿开。
18日晚,在程新班主任的组织引领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在融洽的氛围中拉开序幕。李双阳,吴永斌全程参加。吴永斌副主席以三句箴言相赠,语重而心长:其一为“感恩”,他引用“饮水思源”的古训,感谢省书法培训中心为学员构筑起一片翰墨芳菲的园地;其二曰“珍惜”,他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勉励大家,指出此次授课的教师皆为“能讲善写”的书法名家,机会难得,应倍加珍视;其三谓“奋发”,他鼓励每位学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期盼大家尽快调整状态,实现自我提升。最后李双阳总结发言,对湖北的书法培训和首届兰亭班的高质量组织以及创新机制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许。班会还顺利选举产生了由班长、副班长、宣传委员、生活委员与学习委员共同组成的班委会。

此次高研班不仅是技艺的传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涤荡与理想的集结。它立足于公益的广阔平台,依托顶尖的师资与明确的学术导向,为湖北草书力量的崛起注入了动能。我们期待,野芷湖畔的这次启航,能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连绵不绝的艺术涟漪,推动荆楚书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中,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