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6日,第二届楚简书法骨干高研班在湖北荆门持续开展,陈亚妮、毛国典、刘洪洋、魏晓伟、刘颜涛、汤学锋等先后授课。

20日上午开班仪式后,荆门市文联党组书记陈亚妮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为题,从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核心要义出发,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精神内涵与实践路径。
紧接着,中国书协副主席毛国典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创作感悟,围绕楚简书法的临摹与创作,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内容生动详实,引人入胜。
在随后一天半的课程中,湖北省书法院楚简书法研究中心主任刘洪洋以《楚简书风对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启示》为题展开讲授,并对学员的临创作品逐一进行细致点评,提出针对性建议。

湖北省书法院副院长魏晓伟聚焦《楚简的印化及篆刻创作》,从楚简文字与楚玺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楚简印化的艺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引导学员正确理解和掌握楚简入印的技巧与方法。
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培训中心教授刘颜涛,以《篆书临创的观察与想象》为题展开教学。他系统梳理了篆书的源流脉络,细致讲解不同风格甲骨文的临摹方法,并强调临习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环节。

荆门作为“郭店楚简”的出土地,承载着深厚的楚文化底蕴。为使学员深入理解楚简的历史与艺术价值,22日晚,荆门市博物馆馆长汤学锋以《问道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甲〉异版对读》为题,为学员们梳理了郭店楚简的出土背景、文本内容及其在学术史与书法艺术领域的重要意义。
本届高研班通过理论讲授、实操辅导与作品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学员对楚简书法的理解与创作能力,为推动楚简书法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深化学员对楚简书法的理解,丰富艺术实践的直观体验,10月23日,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省书法院副院长樊利杰率团,先后赴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郭店楚简出土地、荆门市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研学活动。

此次研学以“行走的课堂”为理念,将学术讲授与实地探访有机融合。在荆州文保中心,学员们近距离观摩了楚简的保护修复流程,领略现代科技如何守护千年墨迹;在郭店楚简出土原址,大家脚踏楚都故土,遥想简册沉睡千年的历史场景,感受楚文化的深厚底蕴;荆门市博物馆丰富的楚简藏品,更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研习资料,实现了从文本研读到直面真迹的跨越。

此次行程不仅拓宽了学员的艺术视野,更让楚简书法从纸面走入现实,真正做到了“学”“行”相济,为楚简书法的当代传承注入了生动而深刻的内涵。

24日至26日,安徽大学教授徐在国、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朱友舟、中国书协理事高庆春为本次高研班授课。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邮政邮编:43007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
发表时间:2025-10-27 来源:湖北省书法院 作者:
10月20日至26日,第二届楚简书法骨干高研班在湖北荆门持续开展,陈亚妮、毛国典、刘洪洋、魏晓伟、刘颜涛、汤学锋等先后授课。

20日上午开班仪式后,荆门市文联党组书记陈亚妮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为题,从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核心要义出发,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精神内涵与实践路径。
紧接着,中国书协副主席毛国典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创作感悟,围绕楚简书法的临摹与创作,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内容生动详实,引人入胜。
在随后一天半的课程中,湖北省书法院楚简书法研究中心主任刘洪洋以《楚简书风对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启示》为题展开讲授,并对学员的临创作品逐一进行细致点评,提出针对性建议。

湖北省书法院副院长魏晓伟聚焦《楚简的印化及篆刻创作》,从楚简文字与楚玺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楚简印化的艺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引导学员正确理解和掌握楚简入印的技巧与方法。
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培训中心教授刘颜涛,以《篆书临创的观察与想象》为题展开教学。他系统梳理了篆书的源流脉络,细致讲解不同风格甲骨文的临摹方法,并强调临习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环节。

荆门作为“郭店楚简”的出土地,承载着深厚的楚文化底蕴。为使学员深入理解楚简的历史与艺术价值,22日晚,荆门市博物馆馆长汤学锋以《问道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甲〉异版对读》为题,为学员们梳理了郭店楚简的出土背景、文本内容及其在学术史与书法艺术领域的重要意义。
本届高研班通过理论讲授、实操辅导与作品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学员对楚简书法的理解与创作能力,为推动楚简书法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深化学员对楚简书法的理解,丰富艺术实践的直观体验,10月23日,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省书法院副院长樊利杰率团,先后赴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郭店楚简出土地、荆门市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研学活动。

此次研学以“行走的课堂”为理念,将学术讲授与实地探访有机融合。在荆州文保中心,学员们近距离观摩了楚简的保护修复流程,领略现代科技如何守护千年墨迹;在郭店楚简出土原址,大家脚踏楚都故土,遥想简册沉睡千年的历史场景,感受楚文化的深厚底蕴;荆门市博物馆丰富的楚简藏品,更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研习资料,实现了从文本研读到直面真迹的跨越。

此次行程不仅拓宽了学员的艺术视野,更让楚简书法从纸面走入现实,真正做到了“学”“行”相济,为楚简书法的当代传承注入了生动而深刻的内涵。

24日至26日,安徽大学教授徐在国、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朱友舟、中国书协理事高庆春为本次高研班授课。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荆楚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 邮政邮编:430071
联系电话:027-68880703 留言信箱:hbswlwczx@126.com
鄂ICP备12015471号-2